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好发于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样脓血便,常同时伴有关节、肝胆管、眼和皮肤等肠外系统的损害。本病好发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段),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且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易反复发作,属于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久泻”、“久痢”、“肠澼”的范畴,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和饮食失节引起,湿热阻滞肠道,阻碍气机运化,最终导致湿热内蕴,气血瘀滞。连草泻痢胶囊为张雅丽教授治疗肠炎、痢疾的经验方,临床应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该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香连丸化裁而来。方 药 组 成 :黄 连 、木 香 、 白 芍 、薏 苡 仁 、白 花 蛇 舌 草 、马 齿 苋 、蒲 公 英 、甘 草。方 中 黄 连 苦 、 寒 , 既 长 于 清 中 焦 湿 热 , 又 能 泻 火 解 毒 , 可 治 湿热 泄 泻 之 本 , 为 君 药 。 芍 药 柔 肝 理 脾 , 调 畅 气 血 , 以 止 泄 泻 腹 痛 为 臣 药 ,木 香 辛 行 苦 降 , 善 治 大 肠 滞 气 , 与 君 药 相 伍 , 可 增 强 行 气 止 痛 之 功 , 亦 为臣 药 。 芍 药 和 木 香 同 用 , 有 行 血 则 便 脓 自 愈 , 调 气 则 后 重 自 除 之 意 。 炒 薏 苡 仁 既 能 利 水 渗 湿 以 健 脾 , 又 能 清 热 排 脓 治 肠 痈 ; 蒲 公 英 , 苦 、 甘 、 寒 , 苦 能 降 泄 , 甘 能 解 毒 , 寒 能 清 热 , 散 滞 气 ; 白 花 蛇 舌 草 清 热 解 毒 利 湿 ; 马 齿 苋 入 大 肠 经 有 清 热 解 毒 , 凉 血 止 痢 之 功 , 以 上 具 为 佐 药 。 甘 草 作 用 一 能 加 强 君 药 清 热 解 毒 之 功 , 二 能 缓 急 止 痛 , 且 与 芍 药 相 伍 , 酸 甘 化 阴 ,可 防 大 寒 之 品 耗 伤 阴 血 之 弊 , 三 能 调 和 诸 药 为 佐 使 药 。研究发现,连草泻痢胶囊具有抗炎、止泻、抑制胃肠运动亢进和抗溃疡的作用,临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够显著改善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从而减少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