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又称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尿酸盐结晶在肾内长期沉积而引起的以肾间质性损害为主的肾病。尸检证实,痛风患者90%~100%有肾损害,约1/3痛风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的危害很大,患者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恰当,轻者可造成肾功能不全,重者病情恶化,导致肾衰竭。
一、痛风肾(慢性尿酸盐肾?。└萆龉δ苁芩鸪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无症状痛风性肾病:痛风症状轻微,很少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没有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症状,尿常规及各项肾功能检查正常,只有肾组织活检才能确诊。
第二阶段为早期痛风性肾?。嚎捎幸鼓蛟龆嗟认窒?,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可以出现高血压,在病程中有25%的患者会出现复杂的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可有微量蛋白尿,呈间歇性。
第三阶段为中期痛风性肾病:尿常规检查会发现明显的变化,蛋白尿变为持续性,患者可出现轻度水肿、高血压、乏力、腰酸、头晕、低蛋白尿血症等;肾功能检查提示有轻度或中度肾功能减退。
第四阶段为晚期痛风性肾?。捍耸鄙硖逵忻飨缘牟皇?,明显的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加重,甚至最后发作为尿毒症。
二、治疗
1、非药物治疗:
①提倡健康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鸡蛋,适量食用低脂、脱脂奶制品、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食用)。限制动物性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②心肾功能正常者须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梢玫椭?、脱脂牛奶及乳制品,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③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④限制酒精摄入,禁饮啤酒、黄酒和烈酒。
⑤肥胖患者建议以每月减重1.5~3.0kg的速度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体质量指数:18.5~23.9)。
⑥鼓励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min,每周5次,心率在(220-年龄)×(50%~70%)范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发作,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⑦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2.药物治疗:
2.1中医治疗:
◇痰湿阻络、痹阻关节型治以祛痰通络、健脾除湿法,方用四妙散加减。
四妙散加减?;ǚ?、苦参、枣刺(炒黄)、土茯苓等
◇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 方用八正散加减。
八正散加减。车前子、 萹蓄、瞿麦、大黄、滑石、栀子、甘草。(白花舌草、木通、黄柏、 公英、苦参、土茯苓、半枝莲、根据具体情况酌加)
◇肾气亏虚、湿热内蕴型,治以健脾益肾、 清热利湿法,方用清心莲子饮加减
清心莲子饮加减。黄芪、党参、石莲子、茯苓、麦冬、车前子、柴胡、黄芩、地骨皮、甘草等。
◇脾肾两虚、湿浊淤血 型,治以温补脾肾、活血降浊法,方用无比山药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无比山药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赤石脂、茯神、巴戟、熟乾地黄、山茱萸、牛膝、泽泻、山药,五味子,苁蓉,杜仲、菟丝子、桃仁、红花、当归、白芍、三棱、莪术、元胡、川楝子、熟地、鳖甲、鸡血藤、党参、生牡蛎等。
2.2西医治疗:
◆降尿酸治疗:降尿酸治疗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须根据病因、合并症以及肝、肾功能状况选择药物,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别嘌醇:成人初始剂量50~100mg/d,每2~4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mg,最大剂量600mg/d。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eGFR[mL/(min·1.73m2)]×1.5mg。eGFR在15~59mL/(min·1.73m2)的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mg/d;eGFR<15mL/(min·1.73m2)患者禁用。
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d,2~4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mg/d。因其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30~89mL/(min·1.73m2)]患者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1.73m2)]患者慎用。
苯溴马?。撼扇似鹗技亮课?5~50mg/d,2~4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50mg/d或100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蛏鲆浦不颊?,eGFR20~60mL/(min·1.73m2)患者推荐50mg/d;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结石患者禁用。
◆碱化尿液治疗:对于接受降尿酸药物,尤其是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尿酸性肾结石患者,推荐将尿pH值维持在6.2~6.9,以增加尿中尿酸溶解度。
枸橼酸盐制剂:包括枸橼酸钾、枸橼酸氢钾钠和枸橼酸钠。枸橼酸钾剂量为1.08~2.16g/次,3次/d;枸橼酸钾缓释片剂量为1.08~2.16g/次,3次/d;枸橼酸氢钾钠剂量为7.5~10g/d,分3次服用;枸橼酸钠剂量为1~3g/次,4次/d,服用期间须监测尿pH值以调整剂量。
碳酸氢钠: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合并HUA和(或)痛风患者。起始剂量0.5~2.0g/次口服,1~4次/d,与其他药物相隔1~2h服用。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目的是迅速控制关节炎症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尽早给予药物控制急性发作,越早治疗效果越佳。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是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
秋水仙碱:痛风发作12h内需尽早使用;36h后疗效显著降低,不作为首选药物。起始负荷剂量为1.0mg口服,1h后追加0.5mg,12h后按照0.5mg/次,1~3次/d口服。 NSAIDs:包括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2种,若无禁忌证推荐早期足量使用NSAIDs速效制剂。
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0.5mg/(kg·d),连续用药5~10d后停药,或者0.5mg/(kg·d)用药2~5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d。
其他治疗:上述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急性痛风,或有禁忌时,可考虑IL-1受体拮抗剂,包括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卡那单抗等。
◆预防性治疗:痛风患者初始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水平骤降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应酌情使用药物预防。首选小剂量秋水仙碱,推荐剂量0.5~1.0mg/d,轻度肾功能不全无须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肾功能;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减半,0.5mg隔日1次口服或酌情递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避免使用。预防治疗维持3~6个月,根据患者痛风发作情况调整。
◆痛风石治疗:痛风石患者经积极治疗,血尿酸降至<300μmol/L,维持6个月以上,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对于痛风石较大、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