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疾病感悟

发布时间:2024-12-30 21:38:03人气:45

一、慢性肾病的病理基础:慢性肾病的早期,多出现水湿潴留之证,渐至脾肾亏虚。湿化为热,湿热耗气伤阴,使正气更虚,日久必致阴阳气血俱亏,邪浊更甚。再逐渐形成脾肾愈衰,邪气愈重。最终发展为脾肾衰败,浊邪壅闭的重症。这就是本病邪正消长,标实本虚的病理特点,故而也构成了病变持续不愈和逐渐进展的病理基础。

二、慢性肾病的治疗原则:慢性肾病以脾肾损伤为根本,在急性发作期常可表现出标实为主的症状,如热毒、湿热、瘀血、外感等。临床上可在邪气壅盛之时,主以祛邪之法,即祛邪以扶正。当邪气较缓,正虚明显时,要施以扶正为法,兼以祛邪。祛邪之法包括清利湿热、化瘀活血、清热解毒、祛风胜湿等。扶正之法包括培补脾肾、滋补肝肾、补脾益气、温补脾肾等,总之可以在辨证基础上灵活配合应用。

三、慢性肾病的证治概要:水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难治点,水肿不去,湿热不除,则蛋白尿难消。治水肿重在宣肺、健脾、温肾,已恢复失调的肾脏功能,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应用。蛋白尿为脾肾不固或迫精外泄,因此可有益脾肾与祛湿浊单用或合用的不同。总之要根据水肿与蛋白尿孰轻孰重、孰主孰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另外在疾病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时刻重视恢复脾肾的功能。脾肾为先天之本,精微的漏失(蛋白尿的漏失)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等都有赖于脾肾的健运而恢复,故此在用药上及治疗中都要时时保护脾肾的健运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调正善后之剂,一般无需作过多的加减变化,王老师的经验是不妨守方常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