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惠梅教授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徐惠梅教授认为心血管病是近代医学上的病名,我国医学典籍上虽然没有这一病名,但不等于中医就没有这种疾患,不过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提到心病的,我们可以理解到,这些所提及的心字,往往是将脑的作用概括在内,假如对中医缺乏深刻的了解将古代中医书籍上的有关心字的疾病记载认为就是现代的心脏血管系统疾病,那就会造成误解。
中医书籍对心血管病的诊断与症状的明显记载较多,对心血管病症状方面,可以由谈到脉搏的如“其去如弦绝死”、“脉结代,心动悸,”等去理解,这些都是心的疾病到了类似心力衰竭的情形。又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有类似心绞痛病的叙述。灵枢口问篇:“心系急则气道约,气道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这是说由心病影响呼吸系的症状。另外在征象和病类中,中医文献中有“真心痛”、“心卒痛”、“喘息胸痛”、“怔忡”、“惊悸”、“心动悸”、“心瘧”、“胸痹短气”等,都有可能与心血管病的各种症状有相关之处?! ?/span>
(2)徐惠梅教授针对痰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
徐惠梅教授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碧?,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督鹭?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薄耙跸摇笔谴砗捌ⅲ把粑ⅰ笔撬得餮羝樯佟Q粜槭且颍跏⑹枪?。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庇衷凇缎耐春颉分兴担骸叭糁钛羝?,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庇萏烀瘛兑窖д芬嗨担骸坝姓嫘耐凑撸蠛シ感木衷晃垩逍摹薄Q蛐吧凑?,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薄冻彩喜≡础芬嗨担骸八悸欠扯嘣蛩鹦模男楣市俺酥?,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徐惠梅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致病的原因为痰饮瘀血,乘心之经络,“ 支交”不通而病。在豁痰祛瘀治法理论基础应予同时重视补气,益气豁痰祛瘀合用,体现应用温散药物之后阴阳平补,不温不凉,不燥不腻的特点,使疑难疾病得愈,解患者之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