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诊疗方案:鼓胀(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13 11:25:51人气:203

(一)概述

肝硬化腹水以腹部胀满、小便短少、甚则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鼓胀”范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终末期阶段的并发症,可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吸虫病等引起。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50ml)时称为腹水。

(二)诊断

1)中医诊断

肝硬化腹水临床表现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者,符合中医“单腹胀”的证候特点; 临床表现以腹大、动摇有声,皮肤粗黑,下肢水肿为主者,符合中医“水臌”的证候特点。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8.6。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 肝硬化腹水患者多有慢性肝病史,临床表现为乏力、腹胀及食欲不振。

2. 体征:查体可见肝掌、蜘蛛痣、脾大等,移动性浊音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疸及下肢水肿。

3. 生化检查:肝功能提示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4.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形态失常,边缘成波浪形,回声增粗,分布不均质; 门静脉增粗,脾厚变大; 腹腔可及液性暗区。

同时需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腹腔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等可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3)疾病分型

  1.轻度、中度、重度腹水

  2.非复杂性腹水和难治性腹水

(三)中医证候诊断

1)气滞水停证

主症: ①腹大坚满,叩之如鼓;②两胁胀满;③胁痛走窜不定。

次症: ①饮食减少;②食后作胀;③嗳气不适;④小便短少。

舌脉: ①舌质淡红,苔白腻;②脉弦。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2)脾虚水停证

主症: ①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②乏力;③食欲不振。

次症: ①面色萎黄;②颜面、下肢浮肿;③小便短少;④大便溏薄。

舌脉: ①舌苔白滑或白腻;②脉缓。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3)湿热水停证

主症: ①腹大坚满,脘腹撑急;②腹痛拒按;③身目发黄。

次症: ①口干;②口苦;③渴不欲饮;④小便短黄;⑤大便秘结或溏垢。

舌脉: ①舌质红、苔黄腻;②脉弦滑或数。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4)血瘀水停证

主症:①腹大如鼓;②腹壁青筋暴露;③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次症:①面色黯黑;②面颈胸臂有丝状血痣;③肌肤甲错;④渴不欲饮。

舌脉:①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苔白润;②脉细涩。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5)脾肾阳虚水停证

主症:①腹大胀满,形似蛙腹;②腹胀早轻暮重;③形寒肢冷。

次症:①面色白光白;②肢体浮肿;③腰膝酸软;④腹中冷痛。

舌脉:①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②脉沉弦。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6)肝肾阴虚水停证

主症:①腹大胀急;②腰膝酸软;③目睛干涩。

次症:①面色晦暗;②牙龈出血;③口燥咽干;④五心烦热。

舌脉:①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②脉弦细数。

证候诊断具备主证(1)+另一主症1项,次证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四)中医治疗方法

1)气滞水停证

治则:疏肝理气,行水散满。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药物: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厚朴、泽泻、猪苓、生姜、大枣。加减: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莱菔子、木香;两胁胀满疼痛者,加郁金、延胡索、苏木。有热象者,加黄芩、丹皮。

中成药:胆宁片。

2)脾虚水停证

治则: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四君子汤合实脾饮。

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附子、干姜、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加减:湿浊中阻,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 肢体沉困,小便短少者,加车前子、泽泻。

3)湿热水停证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消分满丸合茵陈蒿汤。

药物:厚朴、枳实、黄芩、黄连、知母、法半夏、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甘草。加减:小便赤涩不利者,加滑石、通草;下肢浮肿明显者,加车前草、赤小豆。

4)血瘀水停证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或膈下逐瘀汤 。

药物:川芎、赤芍、大黄、莪术、元胡、当归、瞿麦、槟榔、葶苈子、赤茯苓、桑白皮、大腹皮、陈皮、官桂、细辛、甘草、五灵脂、桃仁、牡丹皮、乌药、香附、红花、枳壳。加减:胁下痞块,刺痛明显者,加丹参、鳖甲;腹水顽固不消,可加益母草、泽兰。

中成药:扶正化瘀片,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

5)脾肾阳虚水停证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药物:制附片、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桂枝、茯苓、泽泻、猪苓等。加减:大便溏泻者,加山药、扁豆、砂仁;腹中冷痛者,加乌药、小茴香、荔枝核。

6)肝肾阴虚水停证

治则:滋养肝肾,化浊利水。

方药:一贯煎合猪苓汤。

药物: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加减:鼻衄、齿衄,阴虚内热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茜草、仙鹤草。

(五)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于脾肾阳虚水停证的患者,可静脉滴注具有益气作用的黄芪注射液。

对于血瘀水停证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剂如:谷红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六)我科特色治疗

中医特色治疗包括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和中药灌肠疗法。

1.     穴位贴敷疗法

甘遂、炒牵牛子、沉香、木香、肉桂、附子研末以醋调,加冰片外敷于神阙穴,4~6 h后取下,每日1 次。

2.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通过电磁波纠正肝脏紊乱的生物信息及能量传递,增加肝脏单位血流量,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氧交换能力,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恢复肝脏免疫诱导因子的产生,促进药物吸收利用,从而促进肝病患者的康复。药物(大黄15g、郁金15g、金钱草15g、赤芍15g)水煎剂,通过选用双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30天为一个疗程。

3.     中药灌肠

以健脾调肠、化湿解毒为主,配合通利泻水药物中药灌肠(大黄15g、郁金15g、金钱草15g、赤芍15g)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与吸收,促进腹水吸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