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诊疗特色——疾病感悟

发布时间:2024-12-23 14:12:43人气:59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

自六十年代起,张琪教授把肾病的治疗与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先后总结出一整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提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益气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肾性血尿以及补脾肾泻湿浊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理论与经验,独具匠心。具有卓著的临床疗效,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

从“阴斑”论治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本病属祖国医学“血证”“发斑”“葡萄疫”“肌衄”等范畴。古人将发斑或紫癜类疾病分为阴斑和阳斑两大类。有的病人紫斑连续不断成大片状外出于皮肤,甚至影响肾脏,出现血尿、蛋白尿,有些病例亦可导致肾功不全。此病大多数医家从阳斑论治,中医药多用清热凉血祛风之剂。如属于热者,症见五心烦热,舌赤,脉象数,属血热挟风邪迫血妄行外溢,用加味凉血地黄汤治疗有较好疗效。但是有的紫癜经久不愈,连续不断外出不止,色淡,舌润不燥,脉象沉无力不数,无热象,只有乏力或腹泻倦怠,或心悸怔忡,用清热凉血不仅无效反而加剧,考虑此属阴斑。阴斑,系肌肤表面出现的一种浅红色或淡紫色斑块。病位多在脾肾,辨证多为虚证、寒证。张老常从脾气虚或正气虚夹有湿热毒邪角度辨证,用归脾汤及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常获良效。

外感缠绵不愈或体虚外感宜扶正祛邪

凡感冒日久不愈,或经常感冒不解,大多属于正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治气虚外感之有效方。凡属气虚表虚不固,外邪留而不除,当用黄芪人参益气固表,再加解表祛邪之治法无不收效。如果经常感冒则因正气虚不能抗拒外邪。气候稍有变化即不适应而外感,则必须以扶正为主。《内经》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辨证属气短乏力,四肢倦怠,不耐过劳,脉弱或虚大无力。张老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固表与祛风解表药合用,气旺则邪自解,解表药宜小量,黄芪可用较大量。张老治不少病例,经常感冒,经用药10-15剂,全身感有力,倦怠消除,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脉象亦较有力。后改用保元汤,黄芪、党参、甘草煎一小杯,每日服两次,亦收到同样疗效。张老在门诊病房治疗慢性肾炎病人,大多用黄芪30g、太子参或党参15—20g,合用其他药,不少病人服药后体力增强,腰膝有力,自述在服药前常感冒不断,从服药后不再感冒,可见黄芪、党参补气固表,具有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之功效。

此外尚有属于阴虚者,劳倦伤阴,或阴虚体质,阴精亏耗,易外感冒不解,憎寒发热,肢节酸痛,舌红苔薄兼大便秘不通,口干、脉虚数,不耐苦寒药,用黄芩、黄连、大黄即腹痛,大便不除,此类病人属于气阴两虚,外邪逗留不除,尤以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多属气阴两虚,经常感冒,一遇感冒即加重,张老对此类病人所见甚多,对此类病,用自拟方补阴益气汤,处方如下:党参15g、熟地25g、生地20g、当归20g、玉竹15g、陈皮15g、柴胡10g、葛根10g甘草10g、升麻5g。方以熟地、生地为君补肾滋阴、清热生津,当归养血补血与生熟地合用,均属补阴润燥之品,党参益气,玉竹补阴,二药配伍,有益气汤阴之功,柴胡、葛根、升麻升阳解表,陈皮和中,防补阴有碍脾胃。此方以治劳倦伤阴,阴津亏耗外感不解者甚效。张老治此类病甚多,凡阴虚外感不解,屡愈屡发。审其舌红少津可加麦冬、石斛尤佳,连服此方后,体力增强,外感不解可随之痊愈。如便秘可加麻子仁、郁李仁,阴虚内热体质多易外感,此方用之甚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