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缙针刺手法学派起源于龙江,从《针灸大成》、针刺手法到古典经络理论这三大项,已经概括了中医针灸的全部,而且这些都是最关键的。针刺手法是我国针灸学术中的一门绝技。自古以来他是针灸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志,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因此他是我国中医针灸传承中的重点。他的内涵有古典文献的正本清源研究,基本功训练的研究,单式手法复式手法的研究,针刺得气的研究等等。在历史上从来无人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张缙教授早年得遇名师学到绝技,又兼其文史功底深厚,对古典针刺手法文献理论能够深入地研究,他又结合临床治疗来进行验证,因而较好地完成了对针刺手法的全部研究,使得针刺手法取得了全方位的进展。他和当代针刺手法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使得我国当代的手法研究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时期(第一高峰时期为《内经》时期,第二高峰为元·明时期),达到了可以制定国家标准的水平。目前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共三项,包括第十四部分鍉针,第二十部分毫针基本刺法,第二十一部分毫针基本手法均为我流派人员制定。虽起源于龙江,但其传承目前已呈现海内外遍地开花的局势,理论的务实性、兼容性均较强,且有本流派独特的技术创新,如二十四式单式手法、调神畅志针法等等。
一、流派学术经验
1、张缙教授将二十四法依据汉语韵律学的原则写为四言,计六句,共二十四字,以便于记诵。并按术式的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从分类对比中加以区分,从而加强对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理解。
2、张缙教授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在继承前贤经验基础上又有充实与发挥。从单式手法的义界、术式特点,到复式针刺手法的不同单式组合;从练针、进针、行针、出针手技的具体操作,到针感的传导与控制;从理论阐述到临床运用诸多方面,张氏的针刺手法均自成体系,“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就是其复式针刺手法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代表。
3、王顺教授创新性提出独具传统中医学风格与现代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相结合的“中医卒中单元”模式建设,填补了国内空白。
4、王顺教授在继承老专家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针刺手法体系。对于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针刺手法研究等问题起到了深入、系统、规范、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推动作用。
二、流派特色诊疗技术
1、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2、复式手法:烧山火、透天凉、白虎摇头、青龙摆尾、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3、科研成果“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已成为国家百项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并制作成教学光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4、“川菊止痛胶囊”获得国家专利;
5、“毫针技术操作规范、鍉针技术操作规范”已被定为国家标准公开发行;
6、“调神畅志”针法用于各种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病。
7、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病。
三、诊疗或预防方案、技术操作规程
1、鍉针(见附件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 鍉针)
2、毫针基本刺法(见附件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 毫针基本刺法)
3、毫针基本手法(见附件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 毫针基本手法)
附件1:GBT 21709.14-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4部分:鍉针.pdf.pdf
附件2: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pdf
附件3:GBT 21709.21-2013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1部分:毫针基本手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