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房间号:新门诊综合楼417诊室。
科室名称:骨五科。
科室简介: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骨五科创立于2014年,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挖掘科室特色以及学科潜力和学科领域前沿。以张秀华主任医师领衔,刘志丹副主任医师、马佳医师、张泓烨医师为骨干的团队,跟踪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新业务、新项目,适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浮针、中频脉冲整脊枪、毫刃针、杨达治疗法、拉伸治疗法等,并全面应用到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工作中。设立特色优势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
我们在运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基础上,应用安全可靠的非药物疗法,以无害、安全、有效为临床诊治指导思想,结合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对骨伤、骨病、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肩袖肌群损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制定了综合保守治疗方案,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一、辩证内服中药汤剂,根据每位患者不同辩证分型,开具特定中药汤剂内服。
二、颈椎、腰椎电动牵引治疗。
三、中药外治:多选用温经散寒、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止痛药物,以药膏外敷、熥法、穴位贴敷、中药离子透入等多种方式给药。
四、浮针:浮针疗法是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是用一次性浮针等针具在引起病痛的患肌周围或邻近四肢进行的皮下针刺法,通常还配合再灌注活动,疗效反馈速度快,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浮针疗法进针点少,取效快捷,可以在站立或特殊体位时进行治疗,留管期间可以自由活动,安全无副作用。效果立竿见影,90%患者当场见效,前3天每天治疗1次,以后每隔2-3天治疗1次。
五、毫刃针:特点是1.刃口只有0.3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2.进针深度2-4mm,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3.疗效立竿见影,70%患者当场见效,72小时后疗效更佳。每隔3-4天治疗1次,一般5次为1疗程。
六、毫针针刺疗法:针灸施治,既重视经络辨证,又注重脏腑辨证。以循经取穴为主。每日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
七、脊柱脉冲枪治疗。利用脊柱脉冲枪,快速、无痛地松解紧张的肌肉、韧带,整复小关节紊乱。
八、手法治疗:包括拉伸疗法、筋膜松解手法。
九、预防复发: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功能训练,并综合了八段锦、杨达治疗法、拉伸疗法、现代精细解剖理论,制定了骨五科颈椎康复操。有如下优点: 1、效果确切。2、简便易学,无副损伤风险。3、对场地要求小,办公桌前都能完成。
骨五科全体医务人员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宗旨,把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提供给患者,致力于建设专业、高效、一流的科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出诊医师介绍:
1、张秀华:骨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导。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滕义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疼痛、运动医学分会常委、骨伤分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常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传统医学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擅于针药结合治疗各种骨病及筋骨损伤。尤其擅长把现代医学的杨达疗法、关节及筋膜松动技术、拉伸技术与中医骨伤传统技术、浮针、毫刃针、毫针相结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脊、骨关节病等疑难骨病的治疗有独到见地。发表学术专著及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多项,获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奖及省中医药行业科学技术奖多项。
出诊时间:每周日、一、二、三全天。
2、刘志丹,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骨伤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分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擅长综合运用针灸、中药等中医古法,治疗各类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软伤等骨伤科疾患。同时精通毫刃针,扬达治疗法,筋膜松弛术,拉伸疗法。调治呼吸模式错误、头痛、头晕、颈交叉综合征(上伸下屈颈后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臂麻肢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上交叉综合征(圆肩驼背胸变小)、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下交叉综合征(挺腹屈髋臀下垂)、骨盆旋移、脊柱侧弯、膝关节痛、膝外翻、足跟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等)、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胀、便秘等)及部分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漏尿等)等软组织损伤及损伤后所致部分内科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四、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