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上午,为更好地推进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全国名中医张佩青教授收徒拜师仪式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拜师仪式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办、全国名中医张佩青传承工作室承办。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曲峰,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学军,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项目负责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姜德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井中旭出席仪式,见证本次收徒拜师。仪式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冯凯主持。
冯凯副院长以“蛟龙已乘飞云逝,灵蛇恰逢双春归”开场,主持这场意义非凡的中医拜师仪式。
参加拜师的弟子有全国青年岐黄学者、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黑龙江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共29人,由全国青年岐黄学者钟逸飞领诵拜师帖,弟子代表张树乘、赵静雪向导师献花。
全国青年岐黄学者刘伟敬作为弟子代表分享感言:“感谢老师收徒门下,敬佩老师为人师表、德艺双馨,深耕临床、博采众长,矢志岐黄、精研杏林,亦师亦友、舐犊情深的大医典范。并决心修身立德、潜心临床,立足创新、光大师们,救死扶伤、成为国之栋梁。”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王明作为弟子代表分享感言:“在中医的世界里,师带徒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是医德的熏陶。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中,我们学习到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导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井中旭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名中医是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代表,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源头。在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诞辰102周年之际,张佩青教授传承张老衣钵,甘为人梯,广开师门收徒,倾囊相授,不拘一格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培养后备人才,其至精至诚、实践求真、执着笃定的敬业精神和高山仰止、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让后学钦佩。希望各位弟子刻苦钻研,砥砺奋进,早日成为中医药领军人才。
姜德友教授在讲话中表示,师徒关系是中医药传承中最为宝贵的一种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传承。秉承“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求真创新的博学精神、重育贤才的传承精神、执中致和的包容精神、仁爱诚信的厚德精神、铁肩护道的爱国精神、济世救人的大医精神”,这八大精神是每一位中医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王学军会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医名宿、佩青教授德艺双馨,硕果累累,甘为人梯。此君遇之,闻其德,仰其技,慕其术,仰圣之心,念兹在兹,汝愿拜其门下,祈盼指点迷津,言传身教,正其品行。弟子应永世不忘师恩,师之有事,侍服其劳,追随左右,聆听教诲,造福一方,彰显师恩。今以吾之名,为汝证之!
曲峰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拜师礼”承载了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导师学识、品德的尊敬,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敬畏和承诺。中医药博大精深,需要弟子们抱着敬畏之心去钻研经典,抱着谦逊之心去向导师求教,抱着仁爱之心去服务患者。深刻理解“医者仁心”的内涵,成为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中医药事业做贡献。
全国名中医张佩青教授发表对弟子寄语,她表示能成为29位优秀的中青年才俊的拜师导师,是信任,也是嘱托;是荣幸,更是责任;是压力,更是义务。今后会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大家,为中医药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各位拜师传人,不忘初心,参悟经典,务实临床,精勤不倦,博采创新,早日成为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主力军,成为中医药发展史上新一代名医!
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以其六艺乃致中医药之大成;望、闻、问、切,以其四诊乃致上古而荫今之奇技。其中精微妙艺,无名师之亲传,则弗以继世。新一代的中医大师,将把中医师承的理念,传续到五洲四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懈努力,让中医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供稿:李淑菊、王 悦
编辑:杜 丹
审定:王少庸